友谊新闻
张澍田教授团队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入选示范课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示范项目名单”。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公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消化中心张澍田教授为课程负责人的《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研究生课程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和团队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这也是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唯一入选课程和教学团队。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研究生课程深入融合生命观、科学精神、民族情怀、文化自信等多元素思政教育,旨在培养“有家国情怀、又红又专的医学大家”,塑造“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传承友谊医院红色基因,培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团队整合优势力量,挖掘思政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总体布局,优化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色,深入挖掘思政资源;因材施教,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融合价值塑造,促进专业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时,课程结合实践操作多元教学模式,进行多角度多元素思政教育:将实践融入教学,在国际,率先创建规范化、序贯化、个性化内镜培训新模式,在基层推广融合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讲述医患感人事迹,提升学生心系患者、服务百姓的为民情怀;铭记历史,践行毛泽东主席“减少人民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精神,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结合援藏援疆援非先进人物事迹,树立医者榜样,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张澍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
张澍田教授一直致力医学教学一线,以“立德树人”为基石,以培养“有家国情怀又红又专的医学大家”为目标,近五年来,承担本科生、国际留学生、研究生《内科学-消化系统总论》、《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学术演讲技巧》等课程的讲授。张澍田教授学风严谨,以精湛技艺施行医者仁心之术,以高尚情操践行救死扶伤天职。作为牵头人制定十余项临床诊疗和内镜规范化操作指南,为我国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挖掘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形成思政、专业知识一体的培养体系,带领团队深入实践,将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临床及基础研究优势与学科文化整合至《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课程,引领前沿的教学方向,着重培养医学生的医德以及独立思考、理论实践的能力。
张澍田教授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负责人荣获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主编《内科学:消化内科分册》。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将“消化内镜术(Endoscopy)”提升为“消化内镜学(Endoscopology)”,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党委副书记、院长,消化中心主任张澍田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肝病中心主任、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贾继东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消化中心、消化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鹏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消化中心、消化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拥军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吕富靖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孙秀静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消化中心副研究员朱圣韬
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消化中心副研究员闵力
在学术方面,该课程教学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癌前疾病癌变的分子机制、干预措施和早癌诊治,所在的内镜中心被世界内镜组织评为20家“全球最佳内镜中心”之一。团队成员所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临床研究方法学、数据管理与统计、影像-病理-分子诊断平台以及通过ISO9001:2015国际质量认证的专病样本库平台,这些平台为开展内容丰富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事业建设者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深入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教学团队通过举办“‘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友谊消化“手拉手”等诊疗技术推广项目,向基层网络单位推广了消化领域相关的先进技术。在日常的课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将培训推广项目的思路和精神融入教学课程,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学生阐述“大医”精神,以树人为核心,培养他们奉献医学事业、服务人民健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