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高温天气,小心热射病突袭 (2022.07.22 人民日报)
6月中旬以来,中国多地提前开启高温“炙烤模式”,不少地区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近期,多地报告有“热射病”确诊消息,“热射病”一词在网络上刷屏。
热射病是一种什么病?为何会致命?哪些人群是热射病的高危群体?户外劳动者如何预防中暑?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急诊科主治医师芦照青。
中暑无小事
记者:高温天气下,人们常把“热死人了”挂在嘴边。最近发现这真不是一句玩笑话。高温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
芦照青:人体维持相对稳定体温的机制主要依赖于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当室温大于32摄氏度、湿度大于60%时,外部环境的高温高湿会使机体产生的额外热量无法向外传递,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从而造成体内热量蓄积,就可能造成中暑。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
记者: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分别都有哪些表现?
芦照青:先兆中暑,就是还没到中暑的程度,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大汗、口渴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摄氏度,这时如果离开高温区域,及时补充水分、盐分等,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轻症中暑,表现为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面色发红、大量出汗,体温可上升超过38摄氏度。如果经过及时救助处理,数小时内也可恢复。
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痉挛以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多见,尤以腓肠肌(小腿后群肌之一)为最。痉挛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热衰竭一般起病迅速。患者常有头昏、头疼、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核心体温升高,但一般不超过40摄氏度。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快速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剧烈运动所致的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5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可高达80%。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最终会因心、脑、肝、肾等多个脏器衰竭及肌肉分解(横纹肌溶解)造成死亡。因此,中暑无小事,一定要重视预防。
关键在预防
记者:哪些人群是热射病的高危群体?
芦照青: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又称非劳力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
经典型热射病主要是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孕妇和儿童)、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者、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是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多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尽管劳力型热射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但环境条件并不一定导致热射病的发生。
记者:如何预防热射病?尤其是户外劳动者,应该怎样避免中暑的发生?
芦照青: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避免直晒,如必须外出需注意防晒,可以戴防晒帽、打遮阳伞。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户外劳动或锻炼应选择早晨气温较低时,并注意中途休息,大量出汗时应多饮淡盐水等补充电解质与水分。对于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儿童及孕产妇,要保证居室通风,高温时段适当开空调降温。
记者:如果出现热射病,现场应该怎样急救处理?
芦照青: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及时处理最为关键。在急救现场,应该这样做——
首先是脱离热环境: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摄氏度。
迅速、有效降温:应用冷水浸泡或者冷水喷淋,可使用冰袋、凉湿毛巾等紧贴两侧颈动脉、腋窝或腹股沟处。也可使用冰水、酒精等擦拭全身皮肤。
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此时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也不要在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避免出现气道阻塞;如果患者出现呕吐,要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避免出现误吸。
及时呼救,边降温边转运: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要尽快让患者得到专业的救治。
随时把水喝
记者:一般出现哪些症状时要警惕可能中暑了?
芦照青: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口渴、头痛、头晕、乏力、多汗、恶心、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可能就是出现了中暑,这时应尽快转移到阴凉环境下,多喝含盐分的饮料或水,从而避免发展到热射病。
记者:三伏天已至,普通人如何有效防暑降温?
芦照青: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着手。
衣:夏季宜穿宽松、浅色、透气的衣物。
食:科学饮水,合理饮食。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正确的方法是随时喝水,以保持人体所需的水分。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的食欲普遍减退,因此更要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奶、豆类。饮食要清淡,不宜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要适量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等。
住:改善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儿童及孕产妇的居住条件。保证居室通风,居室温度最好控制在26摄氏度左右,但也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否则室内外温差过大会减弱人体对高温的耐受程度。
行: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如必须外出需注意防晒并避免直晒。
链接
“加长版”三伏天来了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今年三伏天自7月16日起——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中伏”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同,“夏至三庚数头伏”,入伏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于是就有了两种情况,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的伏天是40天。
今年的三伏天是40天,属实是“加长版”三伏天。
三伏天到底有多热?
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通常我国大陆地区主要是热在头伏和中伏,东南沿海和岛屿地区大多是热在末伏。
中国天气网统计的近30年来(1991年至2020年)的气象数据显示,三伏天里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极端高温在40摄氏度以上,高温持续日数达5至7天;南方大部虽因湿度大,极端高温没有北方强,但极具耐力,高温日数均在20天以上,局地甚至达35天。而不得不提的“高温霸王”吐鲁番,极端高温曾达47.8摄氏度(2008年8月5日),高温日数曾持续达39天。
为何三伏天会这么热?
气象专家分析——
入伏后,夏季风逐渐抵达最北端,地表湿度变大,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三伏天期间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比热容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还影响人体汗液排出,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