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北京小汤山医院护士零感染、工作零差错、患者零投诉(2020.05.12 中国新闻网)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右三)及来自四家医院的护士出席当天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图中左二为骆金铠。 杜燕 摄
(抗疫故事)北京小汤山医院护士零感染、工作零差错、患者零投诉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21家医院的834名护士快速集结到北京小汤山医院,守护着中国首都。团队实现了护士零感染、筛查零漏检、工作零差错、患者零投诉的抗疫目标。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北京小汤山医院专班护理组负责人、护理部主任,国际银河线路检查中心护理部主任骆金铠在当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2003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在“非典”疫情最严重时临危受命,7天建成1000张床位,创造了最高治愈率、最低死亡率、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小汤山奇迹”。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小汤山医院再次启用。
再现“小汤山速度”
她说,与17年前不同,病区由一层变为三层,从部队接管到22家市属医院集体作战。834名护士快速集结,人不同、心如初、任如初,从零开始的“白手起家”、与时俱进的“战略调整”到再创奇迹的“重任在肩”。
“初到医院,没有病房,没有病人,迎接我们的是还在抢建维修的病区。”骆金铠说,放下燕尾帽,带上安全帽,从图纸开始,护士们细化“三区两线”流程,落实感控细节,日均2万步、布满灰尘的双手和双脚见证了护理人的专业与执着,用53天打造了现代化、标准化、温馨化的医院,7天完成了1600余床位的救治筹备,4万字的工作手册、16万项的物资采购,融合团队、专业和服务,不分白昼,只为抢出打赢阻击战的每分每秒。
开辟“小汤山模式”
小汤山医院承担境外来(返)京人员的健康筛查,以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的治疗任务。
骆金铠表示,护理团队将爱与归属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打造“温暖、专业、融合”的小汤山“家”文化,推行身心灵合一的“全人”护理。
护士中80、90后占85%,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孩子,但在小汤山他们是战士。培训场地从教室转到工地、库房、走廊、大厅,凛冽的寒风中他们迎来送往,快速精准筛查,创造了日筛查400人的奇迹,让海外归来的人们倍感温暖。
共享小汤山“家”文化
境外返京的留学生、海外华人及国际友人,经过长途奔波辗转回到祖国,温暖的专业服务是第一要素。
骆金铠说,为缓解焦虑,护士们变身全能管家,将“病人”变为“客人”,“病房”变为“客房”,每个房间都会摆上自制的折纸花、提示卡或小礼物,一句温暖的“您好,欢迎回家”让无数归来的人从120救护车门打开的那一刻就热泪盈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设立小儿静脉治疗团队,保证穿刺精准度;发挥中医护理特色,编排八段锦和呼吸操,促进肺部康复;筛选会英、法、日、韩语的护士与外籍人员及患者无障碍沟通;增加中英文沟通看板,编写漫画版宣教手册,落实健康宣教;精神科护士组成心灵“疫”站,成为所有人的“安慰剂”。
在小汤山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有太多感人的瞬间。有护士在登记信息时发现筛查的女孩过生日,没有长寿面和生日蛋糕,便拿出自己的方便面和零食送给她,姑娘感动地说“这是永远不会忘的20岁生日,生日愿望是希望成为和你们一样的人”;有一群小朋友和父母一起归国,需要集中观察。病区没有玩具和小伙伴儿,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制作折纸玩具,采血、采集咽拭子不哭的小朋友都会收到小惊喜,小手枪、小熊猫、百合花……一位小朋友回赠了名为《小汤山医院》的画,画中的小汤山被一颗颗爱心包围,房顶上插着五星红旗,医院前面有鲜花、帆船和气球。孩子心中的小汤山医院没有恐惧,如同童话里的城堡。
护士们用细心和爱营造了小汤山家的氛围,给海外归来的游子家一般的温暖。
骆金铠表示,834名护士以专业、责任、担当、合作的精神,守住了国门,守护着这座城市,也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收到各种感谢状、表扬信、感谢卡和锦旗等305件。同时,团队实现了护士零感染、筛查零漏检、工作零差错、患者零投诉的抗疫目标。(完)